汽車零部件產業有待產業升級
今年以來,在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汽車市場呈現持續的火爆行情。然而,與整車企業形勢不相適應的是,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積壓,生產舉步維艱。企業數量多而整體質量不高,在國內市場陷入被外資包圍的境地。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體,所占比例高達45%。汽車零部件的現狀充分說明,目前的零部件市場化程度已經相對較高,民營資本在其中扮演著甚為重要的角色。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導致大量民營資本進入,企業數量眾多,但整體質量不高。
中國汽車零部件重產量不重質量,重生產不重研發,一些企業的工廠規模很大,卻沒有設立專門的研發中心。因此,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抗風險能力差。專家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零部件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依靠政策支持,通過產業振興規劃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形成競爭力。
在相關的調查中發現,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將近一半企業的零部件業務主要集中在內銷為主的業務上,1/3的零部件企業集中在出口為主的業務上,還有不到1/10企業的業務出口和內銷的比例不相上下。這反映出目前的零部件企業多數為區域性的企業,一方面出口業務能力弱小,同時自身規模也就不大,服務于本地區的汽車企業成為他們的首選。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狀況并不樂觀,僅德國就有近百家因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國內尋求買家和投資機會,其中不乏具有良好技術和穩定銷售渠道的企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建議,應擴大開放,借鑒發達大規模雙向投資的經驗,積極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全球化進程。應積極參與海外并購,吸納國際資源,推動國內零部件產業升級。
關于如何確定并購對象,安永咨詢首席執行官Brian認為,很多極具價值的外國汽車公司都將面臨破產的危機,擁有技術的同時,他們的客戶市場也很吸引人——對中國企業而言,這就是好的機會。一個公司好先認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再來評估海外并購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以及選擇怎樣的并購對象。汽車企業要更多地考慮質量問題,而提升質量就需要先進的技術,這就是在并購中要獲得的關鍵部分。
上一篇 : 新加坡常年短缺“汽車維修技師”
下一篇 : 擴大中國研發團隊 PSA國產車將出口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