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祭灶 關于祭灶你造多少?
“二十三,祭灶官”。時間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又到了農歷的十二月二十三,也就是一年一次的祭灶。親愛的小伙伴兒,關于祭灶你造多少?
祭灶的由來
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漢族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祭灶的內容
祭灶的內容主要包括送灶、祭灶糖(祭灶湯)、填倉、掃塵、剪窗花、年事準備、祭灶飲食、祭灶歌謠、祭灶對聯等。
祭灶風俗
河南漢族民間講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來到”的俗諺。祭灶時,凡在外的人都要趕回。豫東等地,選在祭灶節認了干親的干兒、干女,也要攜帶灶糖、燒餅、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雞來參加干娘家的祭灶儀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員。
俗云“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灶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門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咀唇上。即使灶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業灶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灶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啟秦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于內室掃除爐灶,燃燈默拜。
上一篇 : 春節自駕回家 出發前愛車檢查少不了
下一篇 : 萬通汽修教育千人創業工程暨校企創業聯盟盛大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