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萬通溫馨提示:今日立春 出門之前不要忘了看天氣哦
幾天前的一場雨雪還未完全融化,春姑娘的腳步已叩聞你的雙耳。今天上午11點58分立春將悄然而至。“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個節氣,一直都倍受大家重視。
立春了
古代立春就是“春節”,你造嗎?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個節氣,同時也是節氣譜中的四大“立”節之一,立春在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存在感。但鮮為人知的是,立春在古代被稱為“春節”,一直延續到民國后才將每年的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據史料記載,古代立春之日有隆重的“Party”——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民間也相應舉行類似活動。
春天萬象更新
立春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春節隨著立春走,有時在前有時在后
在有些讀者的意識里,立春不應該在春節之后嗎?原來,立春的日子比較固定,在每年公歷的2月3日-5日。但春節卻不一定,有時在立春前,有時在其后。比如,2014年春節是1月31日,此后4天立春;而2015年春節在2月19日,但立春在2月4日。
這是什么緣故呢?由于涉及我國傳統歷法的計算,簡單描述兩者關系,就是“春節隨著立春走”,春節一般都是距立春近的一個初一。大家都熟悉,農歷中一個月不一定滿30天,所以就會出現春節、立春錯位的情況。不是今年立春提前了,而是春節滯后了。
有沒有立春和春節正好同一天的呢?答案是有,按照計算,在2038年,春節和立春將會“喜相逢”,上演“初一春”。
咬春、打春牛,這些習俗很好玩
一個如此重要的節日,“立春”當然少不了很多好玩的習俗。除迎春外,數“咬春”和“打春牛”流傳廣。
在立春這一天,民間有吃蘿卜、姜、蔥、面餅的習慣,俗稱“咬春”。另一個更為大家熟悉的名字就是咬春餅,把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做成餅食用,既可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一舉兩得。
“打春牛”是跟古代農業為主的社會密不可分的。人們在這一天,用桑木為骨架做成春牛,然后由當地官員執鞭策打,以表示春耕的開始。在鞭打同時,還會喊一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等祝福的話語。流傳至今的一首詩,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的情形,“年年春打六九頭,煙花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鄭州萬通專家溫馨提示 出門別忘了看天氣哦
出門別忘了看天氣哦
今天白天,全省晴天間多云,西北風2到3級轉偏北風4級左右。低溫度:北部零下5℃到零下3℃,其他地區零下3℃到零下1℃。高溫度,西部、南部7℃-9℃,其他地區5℃-7℃。明天,西部、西南部晴天轉多云,其他地區晴天間多云。后天,全省多云到晴天。
上一篇 : 創業寶典:2015年學汽修 創業就是這么任性
下一篇 : 學渣與學霸的順利,誰更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