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分享|如何通過職業教育打贏一場“翻身仗”?
不久前的中考的普職分流將職業教育從幕后拉到了臺前。一時間,各大平臺紛紛開始為職業教育站臺發言,一改“職業教育是失敗者選擇”的傳統觀念。
出自《論語·為政》的“因材施教”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從前我們通常會把這個詞語運用在教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卻忽略了它的本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施教學,對于文化課成績不好但動手能力強,喜歡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并取得成績的學生來說,職業教育就是適合他們的因材施教。
今年開春的時候有一個說法,像在長三角的城市,3000元招不到一個農民工,但很容易招到一個大學生。本來上大學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待遇,但是現在看來這并不是一個線性的結果,也就是說很多情況下并非如此。就薪資待遇而言,不只是長三角這樣的城市,國內其它的一二線城市也普遍有手藝人的薪資待遇工資優于寫字樓白領的現象,我們不得不對受職業教育的技能型人才重新審視與看待。
相關數據顯示,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達到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但是很多企業依舊沒有招到滿意的人才,究其原因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普通高校所學的大多是理論知識,適合做研究性工作,而職業教育打造的就是實踐時間長,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曾經那句“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實也是在強調立足社會,是需要掌握一項技能的。
鄭州萬通汽車學校始終堅持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理念,不僅與華盛奔馳寶馬奧迪專修連鎖,名駿百盛等多家名企達成合作,設置校企定向班,定期開展校園招聘會,而且對于學生的技能學習也非常嚴格,根據學生學習周期,舉行技能階段達標考核,確保學生技術過關,結合學校完善的就業體系,讓學生在畢業時好就業,就業后有可觀的薪資待遇。
上一篇 : 新生故事|陳麗冰:正式報到!城軌小姐姐隊伍再添一員!
下一篇 : 【報名進行時】初中畢業想圓一個升學夢,來這里就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