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解讀汽車行業發展新動力
每年的兩會,都是國人關注的焦點,畢竟兩會上的政策信息關乎到我國的民生,今年兩會針對汽車圈又有什么全新的政策?
一、新能源汽車仍是關注重點
全國兩會明確: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標,改善能源結構,優化生態環境,中國需要加快氫能生態系統的建立,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是當前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發展新能源汽車則是中國汽車產業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是中國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觀察到新能源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寶貴機遇,“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新能源智能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極其巨大。汽車人才大顯身手有空間、有機會。”
二、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打造“中國芯”
當前,全球汽車業由“缺芯”所引發的產能問題仍在蔓延。經歷過芯片“卡脖子”風波后,我國更是將芯片作為未來重點扶持對象。在此背景下,多位車企代表紛紛建言,將中國汽車業的“強芯”戰略提上議程。
01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明確車載芯片國產化率發展目標,加大芯片產業鏈建設、重點扶持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02成立芯片創新發展平臺。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
03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在產業鏈生態上給予政策鼓勵以及資金支持,推動芯片生態與部件生態、整車生態融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在消費級芯片企業的扶持政策基礎上,加大對車規級芯片行業的扶持力度。建議出臺車規級芯片扶持政策,對國產芯片在整車上的應用進行順利,降低整車、系統和芯片企業的應用風險。
三、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隨著5G、V2X等汽車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加之政策給予的大力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汽車產品的價值屬性正由“硬件”向“軟件”轉移,行業也進入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
在這當中,無論是面向輔助駕駛的L2、L3自動駕駛,還是基于C-V2X的互聯汽車,都開始從前期的技術驗證進入前裝量產。然而,在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中,還有一些掣肘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建議,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和發布;完善道路測試相關政策法規;順利現有“單車智能”技術路線的同時,更多支“持車端智能+網聯共享”相結合的技術路線。
“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號正加速釋放,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潛力無限!
上一篇 : 【熱門專業】鄭州萬通二手車鑒定評估專業五大優勢